“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作为大唐文艺圈顶级流量明星,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堪称圈内两大天王,但是关于“仙圣之争”由来已久。有人说,李白天才虽高,但是人格污点比较大,还曾经参与造反,是个“污点艺人”,杜甫才是完美的偶像。有人说,杜甫作品虽好,但是曲高寡和,不够接地气,不够亲民。这些声音由来已久,比如同为诗人的白居易、元稹就爱杜甫超过李白,以至于韩愈嘲讽道:你们两个学渣也配对李白杜甫指指点点?
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韩愈
那么李白杜甫关系究竟如何?他们俩究竟谁才是大唐诗坛一哥呢?还是让杜甫来回答吧——年,被朝廷开除的李白漫游到了洛阳,仕途失意,正想四处散散心。小弟杜甫主动陪玩、陪喝、陪聊天,给大哥李白伺候得周到无比。途中,另一位大诗人高适加入了他们,三位浪漫的诗人结伴旅行,过着放纵不羁的生活。他们来到宋州(今河南商丘),只见这里高楼林立,车辆往来不息,街道宽敞又笔直,商业贸易十分繁荣。
邑中九万家,高栋照通衢。
舟车半天下,主客多欢娱。
——《遣怀》
他们在酒楼喝酒吹牛,李白和高适谈着年轻时候打架斗殴,行侠仗义的壮举,听得乖学生杜甫直呼:“厉害了,我的哥!”有时候他们在森林骑马打猎,有时则登高望远,有时出席名流的宴会,有时寻仙访道,快乐得像三个武侠小说看多了的中二少年。
白刃雠不义,*金倾有无。
杀人红尘里,报答在斯须。
忆与高李辈,论交入酒垆。
两公壮藻思,得我色敷腴。
气酣登吹台,怀古视平芜。
——《遣怀》
李白虽然没什么正经事业,但总是一副很忙的样子,尤其热衷于当个道教徒,第二年他又准备去道教圣地齐鲁(山东一带)深造。只要是诗仙大哥喜欢的,杜甫当然无条件捧场。这一年秋天,他们在齐鲁第二次相聚,李白看着杜甫年纪轻轻,却整日像个老头一样忧心忡忡的样子,忍不住恶搞他:子美啊子美,最近怎么瘦的跟牙签似的,是不是写诗写得太辛苦了啊,哈哈哈哈……(杜甫:写诗又快又好了不起啊……好吧,人仙有别……)
戏赠杜甫
饭颗山头逢杜甫,顶戴笠子日卓午。
借问别来太瘦生,总为从前作诗苦。
杜甫有点强迫症,尤其在写诗这件事上,常常咬着笔头苦思冥想,就为了写出震慑他人的好句,因此总是一副营养不良的样子。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
杜甫被说中了痛处,不服气地回敬道:哥,你整天喝酒唱K,无所事事,这样虚度光阴不觉得羞愧吗?
赠李白
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
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他们的感情日益亲密,白天去深山里寻找奇人隐士,晚上同盖一条被子睡觉。
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
——《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
短暂的交游,却让杜甫终生难忘。每当身处困境,举目无亲,杜甫就想起这位好友,他的乐观潇洒无疑给了杜甫很大的精神安慰。冬天,在寂寞的书房里,一个字都看不进去,满脑子都是你。要不是生活所迫,我多想跟着你,一起归隐江湖。
寂寞书斋里,终朝独尔思。
——《冬日有怀李白》
春天,在渭北对着一棵树,想象你在江东仰头看着天边的晚霞。什么时候才能和你一起喝着酒,跟你探讨如何创作一篇10W+?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春日忆李白》
后来安史之乱中,杜甫没有了李白的消息,还听说他可能死了,夜夜梦到他,担心他恐怕已经落水而死。
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
……
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
都说文人相轻,但是杜甫对于李白,只有纯粹的欣赏和怜惜。后来当杜甫经历多了世间的冷眼和不平,他也终于理解李白放荡不羁背后的心酸。在那个繁华的京城,满街都是锦衣华服、身份高贵的达官贵人,而李白这样绝世的才子,却只能布衣短褐,在酒楼饮酒浇愁,甚至老了还在遭受奔波流荡之苦,他不禁悲从中来。
出门搔白首,若负平生志。
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孰云网恢恢,将老身反累。
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梦李白二首·其二》
那句振聋发聩的“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千百年来,道出了多少绝世天才的心酸。或许,只有天才最了解天才。虽然后来许多人都倾向于杜甫才是中国最伟大的诗人,他的忧国忧民,他的用情至深,他的集大成,不愧为一个“圣”字,但我们庆幸地看到,这两位绝世的天才,同时也是绝世的知己。李白和杜甫谁是一哥?我们瞎操心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