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贼鸥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加征100关税,美国到底在怕什么 [复制链接]

1#

时局并不太平,对抗仍在继续。

当地时间5月14日,美国总统拜登宣布将对电动汽车、太阳能电池、钢铁等中国商品加征关税。

白宫表示,电动汽车关税将从25%提高到%,太阳能电池关税将从25%提高到50%,部分钢铁和铝产品的关税将增加一倍以上,达到25%。

美国又挥起了“加税大棒”,原因是什么?真的是阻挡中国电动汽车进入中国?

只怕是更多地为了选票着想,毕竟,又到了换届选举的时候。

一方面,中国车企是想出海,而且密集出海,但真的没想着去美国,因为那就是个“大坑”,日本车、德国车已经吃过亏了,能绕着走就绕着走了。

另一方面,中国电动车在产品技术上、成本控制上,确实有相当大的优势。但我们的优势是靠这么多年慢慢建立起来的,是在我们本土市场发展起来的。美国一个虚无的“加税大棒”,不会干扰中国电动车的发展,以及中国电动车的出海节奏。

最近,美国公司CaresoftGlobal做了一件事,他们对比亚迪的海鸥电动车进行了拆解,只得出了一个结论,“制造工艺很出色,成本控制更出色”。

他们确实很吃惊,像比亚迪这样的中国车企,是怎么造出一台美金的电动车的?

在我们看来,道理很简单。

一方面,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我们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已经非常成熟,而成熟则意味着品质好、成本低,还保证供应,体系安全。诸如电池、电机,甚至部分芯片,都在我们自己的掌握之中。

尤其是比亚迪,虽然是一家整车厂,但在供应链上同样精深,自产自研,成本控制就更有优势了。

在回望燃油车时代,核心供应链其实都在外企手中,它是一个“转移中介”,将中国汽车行业的大额产业利润,无声地转移到了国外。

另一方面,中国电动车与海外品牌电动车相比,确实有降维般的领先优势。因为国内市场太“卷”了,这种卷也就造就了相当强的“集体产品力”。

大屏、互联、科技感,几乎只有中国的市场土壤可以培育出来。如今,哪怕是海外品牌一直引以为豪的底盘调校、动力调校、制造品控,中国品牌不仅追了上来,还有了一定的超越。

再往后走,中国汽车品牌会有越来越多的自信。以前,我们只有跟随,很多标准确实是海外品牌定下来的。他们做好的,我们只有跟着做。

但是,电动车真的不一样了,他们需要反过来,找我们“取经”了。

技术自信、设计自信、文化自信、出海自信,都会慢慢凝聚成团。尤其是年,中国汽车的出海号角尤其猛烈。

据中国汽??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4?中国乘??销量为.1万辆,同?增?10.5%,其中新能源汽?销量为95万辆,同?增?33.5%,远超整体汽?销量增幅。

此外,4?中国汽?出?50.4万辆,同?增?34%,汽?出?增幅已经?于内销。

美国市场真不是重点,中国电动汽?已经在欧洲市场取得了瞩?的成绩,从年?年,?亚迪等中国品牌在欧洲电动汽?市场的份额从0.4%飙升?8%,一切用成绩说话。

回答最开始的那个问题,加征%关税,美国到底在怕什么?

它是在怕它自己,关上国门,似乎就能无视中国电动汽车的发展了,似乎就可以抹杀中国电动车的进步了,似乎就能补上美国汽车工业的竞争短板了。

越封闭,只会越孤立。中国汽车,按照自己的节奏自信地走,就对了。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