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贼鸥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中国造物海鸥相机的半个世纪一次不愿喊 [复制链接]

1#

脖子上挂一台海鸥相机,曾经是一件多么神气的事。胶卷里留下的是人们精挑细选欲留存下的生活点滴,哪怕一棵树、一座房,也须经历从装卷到冲印的全过程,因此相册里的每张照片都珍贵。

中国的照相机制造史从模仿、辉煌、到日渐衰落不过短短半个世纪。这半个世纪里崛起的国产相机里有的不仅是情怀,还有精准、耐用、优雅等优质工业品的特质。个中翘楚,就是上海的海鸥牌。

海鸥牌相机商标

年,上海市钟表工业公司调集照相机修理部的工人,成立了照相机试制小组。同年11月,该组以徕卡IIIb型(约年)为蓝本成功试制35mm旁轴相机(一说以苏联卓尔基为蓝本)。

手持徕卡III型相机的青年库布里克。在这个机型的基础上,徕卡IIIb型的设计有所调整,测距仪和取景器靠得更近,取景更方便。

年,上海市在原照相机试制小组的基础上成立了上海照相机厂筹备处,而后联合大明誊写用品厂、海通工艺厂等单位,成立了大名鼎鼎的上海照相机厂。试制成功的35mm旁轴相机得到了小批量生产,并定名为“上海58-1型”,标志着中国相机制造工业的正式诞生。

上海58-1型相机,它的诞生标志着中国照相机工业的形成。

上海照相机厂生产的小型测光表,大小和火柴盒差不多,可以装在照相机上或单独使用。

年,该机型9.33万台的年产量已占全国产量的53.9%。年,4型双镜头反光照相机登上历史舞台。“8”字型的双镜头颇具东方式禅意,上下两个镜头一个取景一个曝光,以操作简便、成像清晰、机身牢固、价格适中(-元)成为国产机中产量最高的系列。

肖恩·康纳利扮演的邦德在系列电影中手持禄来(Rolleiflex)双反相机。上海牌4型就是以德国的禄来双反相机为原型设计生产的。

年4月,上海照相机厂的检验员正在给刚刚试制成功的上海牌4型相机作镜头试验。这款产品的快门速度为1/秒~1秒,最大光圈为F3.5。上海4型(后来的海鸥4型)是中国最早上市的双反相机,也曾是国产相机中产量最大、使用范围最广的一种机型。

年,上海牌4型正式更名为海鸥牌4型,拥有4A、4B、4C等几个主要型号。其中4A性能最好,通常供专业人士使用。4B为普及型,减少了零部件但主要部件与4A相同,因此不影响成像效果,自年研发后共生产了多万台,成为名副其实的“全民相机”。4C在4B的基础上增加了支持胶卷的附件,能在和胶卷之间切换,在使用上更灵活。

海鸥4型系列中的明星产品——4A型双反相机

海鸥4型中,还有一个当年主要出口国外的“神秘系列”——4A-1系列。作为全部由机械控制的双反相机,4A-1系列改进了镜头结构(由过去的三组三片柯克式改为三组四片的天塞式),最高快门速度提至1/秒,曝光时间及光圈的调节也已改为仿禄莱的圆盘拨轮式,取景屏则采用了更轻更薄的螺纹透镜和裂像式对焦,使取景对焦更为清晰明亮、准确、方便。

4A-1是海鸥4型的出口机型,这款4A-则是该系列的高阶机种,重1.01千克。

海鸥4B-1的中英双语说明书

海鸥4型推出后,与其造型、性能相似的国产双反照相机还有青岛、牡丹、珠江、凤凰、东方、红梅等品牌。其中江西的凤凰相机厂是年代上海照相机厂集体内迁的产物,为海鸥的宗系。虽然青岛牌双反的最高快门速度也达到了1/秒,但这些产品的质量均未超过海鸥。

年,上海第二照相机厂(原上海照相机厂第二分厂)试制出了当时国产折叠相机中技术水平最高的“上海”相机。后来,由于国家规定不能用地名来命名相机,又指定上海生产的相机都以“海鸥”为名,于是“上海”改名为“海鸥”,一直生产到80年代。

“凤凰”系列第一代相机“凤凰”的说明书封面。年代末,海鸥的上海、南京等5个对口厂家集体内迁,组建了“江西光学仪器总厂”,将“上海”相机改版生产,命名为“海鸥”。在不断的改版更新后,形成了完整的产品系列。年,江西光学仪器厂正式开始使用“凤凰”商标。

牡丹MD-1型相机说明书。牡丹照相机是辽宁丹东照相机厂的产品,该厂以海鸥4B型为蓝本,设计开发了牡丹牌MD-1型双镜头反光式相机。这个机型在年的全国相机评比中,获得了双反相机第二名,一共生产了10年之久。

东方牌S系列相机是天津照相机厂最有代表性、产量最大、影响最广的一种机型,共有4个型号6种款式。

海鸥相机的另一个骄傲是DF系列单反相机。在全世界仅有4个国家有能力生产单镜头反光照相机的时代,“海鸥人”将为“阿波罗7号”上天设计的高级单反相机作为参考,积累了个关键数据后,终于炼成DF-7型相机。

海鸥DF型相机。年,第一台7型35mm单反相机样机诞生。年,该型号改为DF型,开始小批量试制。根据产品出口需要,将“上海牌”改为“海鸥牌”,年元旦启用。

从年DF型问世起至年停产,该系列照相机共生产了多万台。DF系列的初衷,是为国家节约购置单反相机造成的大量外汇流出,结果却成为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太空之旅、攀珠峰、赴南极等国家集体行为的记录者。

年,上海照相机厂的工人正在测定一批海鸥DF型相机的快门速度。

4年,海鸥相机整机停产,转为国外品牌进行零部件生产代工。

事实上,步入数码相机时代后,海鸥已逐渐从大众相机变为少数人的“复古”情怀。留在主人手中的海鸥们依然从上胶卷到设快门、调胶、按快门、上胶卷、到最后取出胶卷畅通无阻,但越来越少的冲洗店和愈发昂贵的冲洗费用,以及越来越急的人心,让它逐渐成为古董。

然而海鸥仍欲飞翔。

年推出的海鸥CM9双反式数码相机。

经过体制调整和民资注入,年,海鸥相机高调发布CM9和CK10,分别为双眼复古造型的照投一体机,和“松下LX7换壳贴牌版”(价格比松下贵约0元)。

现在,在摄影师陈海汶和他的伙伴们创立的上海老相机制造博物馆里,还有一条旧日血脉在静静延续。他买下由种零件和89道工序组成的海鸥4A-型相机完整流水线和商标使用权,雇佣了十余位老工人坐镇在此,完成全手工的装配工作。

海鸥4A-红色镀金出口版纪念机

上海老相机制造博物馆(现属于IG映界影像艺术馆)里,保留着现存的唯一一条海鸥传统相机装配生产线,其中最小的零件比蚂蚁还小。八九位老师傅每天只能共同组装一台4A-相机。

在第一台上海牌相机诞生40年后的今天,你还会为了过去岁月买一台印有海鸥标志的相机吗?

?

撰文→阿水/编辑→Tanya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