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见的教育是真教育
上周,童童(小蝴蝶)回家,拿回一张精致的邀请函,是“海鸥班家园互动会”,正面是黏土工艺,背面是爸爸妈妈拉着女儿的简笔画,好用心的准备。周五,我按时走进了海鸥班,2个小时的家园互动会,我一直沉浸在感动的情绪体验之中。
温馨
一到班级门口,大组的孩子们给我们鞠躬行礼“叔叔阿姨好”,落座后发现桌子上有摇曳氤氲的烛光,有切好的中秋月饼,有柚子、葡萄,孩子们端着茶壶过来为我们斟茶倒水,一切都那么用心,一切都那么随意。
记得去年童童刚入园,也是我来参加的家长会,当时我对实验幼儿园、对海鸥班都是陌生的,但是当我来到班级看到这些的时候,这样的环境和礼仪,我就知道我们来对了。杜威说,生活即教育。我在想孩子们举手投足谦谦君子的自然的神态,玻璃绿植瓶里温暖的烛光所散发的爱的热量,这里的任何一个融化在生活里的细节都在诉说着这是一个爱和温暖的家园,它把美好变得那么自然和生活化。
新生家长自我介绍,老生家长介绍眼中的海鸥班老师,我们都在静静地听着。朱朱老师说,谁可以来介绍一下咱们班的老师。我犹豫了一下,没有举手,一是我想时间宝贵,应该把时间让给更有体会的家长,二是我怕自己会动情,我自己是个教师,以我教师的职业身份去看朱朱、娜娜老师们的教育工作,我怕我会控制不住自己,哽咽流泪讲不下去。
果然,游谨楠妈妈在讲朱朱的时候,我的眼泪就上来了。我想到了很多的细节,我想到童童刚入园时不习惯,我问童童还愿意上幼儿园吗?童童的回答是,愿意。我问为什么?她说,因为朱朱爱我,朱朱说她会永远爱我。
我想到了有一天我和童童妈妈都需要去赶早课,无法送童童上学,朱朱说,把小蝴蝶送来我家,我带她去。我把童童带到了朱朱楼下,朱朱把孩子接上家里,吃早餐、打扮,童童到现在念念不忘,以去过朱朱家里而骄傲。
我想到有一次别人送我两盒杨梅,我想留一盒给朱朱,朱朱告诉我晚上十点才到家,我们两家离得近,于是我十点到她楼下,等了好一会儿她才回来,我看她疲惫的神态,脸上还耷拉着几缕浸着汗水的头发,我说,朱朱,你回家好晚。朱朱一开口,我才发现她的声音是沙哑的,她说幼儿园要布置一个毕业晚会,她们几个老师忙到刚才。我不知该说什么,说,朱朱,我要像你一样当老师的话,估计我早就当不下去了,看见了你我真惭愧。
我还想起刚刚过去的教师节,那天我还没来得及给老师们送花呢,结果童童回家时捧着一小束鲜花,我问童童,才知道是老师们知道我和童童妈妈也是老师,于是让童童带花送给爸爸妈妈。此情珍贵,珍藏在心!
孩子在这样爱的环境下成长,满满的爱、丰富充实的内心,自然也就对这个世界充满着爱。只有用爱浇灌,才能真正生长出爱。所以家园互动会上孩子们的表现绝不是作秀,而是他们最普通的生活。
专业
这次家园互动会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朱朱老师和娜娜老师通过ppt展现出来的她们的工作常态。朱朱为我们展现的蒙氏五大领域的教学内容:日常生活、感官教育、数学教育、语文教育、文化教育。通过这五大领域培养孩子的秩序感、独立性、专注力、观察力、创造力。这些教育又以游戏的形式在潜移默化的进行着,比如大组的银行游戏、超市买卖游戏,中组的塞根板I(11—19数量和数字符号的联结)游戏,小组的插座圆柱体游戏。娜娜老师则以一日为例让我们看孩子的时间表,看到其条理性。
这让我们看到了幼儿教育的专业性和巧妙性。加德纳所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和蒙台梭利的“追随孩子”的教育理念相结合,着重多元智能开发,又绝不以知识为本位,而是尊重孩子自然的天性,在游戏中体验、感受、探究,在自然而然的状态中达到一种自然的完成。看起来,我们的孩子似乎没有获得很多知识技能,但其实,无用为大用,在游戏中他们得到默默的开发,在一种不知不觉的情境中,不费力的获得性灵的提升,“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我很反对知识本位主义的早教灌输;反对知识前移,幼儿园小学化;反对把孩子当成大人。卢梭说:“孩子就是孩子,不是缩小化了的成人。”这一点上,实验幼儿园、海鸥班做得特别好,它们还给孩子以童年,又充实童年以养料。这种专业性让我深深折服。
周五的家园互动会,一桌一椅,一墙一壁,一个笑脸一声问候。你用眼睛看,好像都不是教育;你如果用心看,才发现那是真教育。
看不见的教育,是真教育。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