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正茂恰百年,材子执笔写佳篇
胸怀千秋伟业,恰是百年风华。值此建*周年之际,天津大学材料学院百名师生用实际行动迎接建*百年,立足岗位,砥砺奋进,将自己学习成长、课程感悟、科研认知、人生规划、个体指导等各方面的内容以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通过《共话成材》栏目进行推送。百篇作品,百样风采,用成长经历和经验,传播优秀思想,展现赤子初心,为在学习路上奋勇拼搏的学子们铺桥指路,用成绩和底气向*的百年华诞献礼。
乘百年之风浪,创不朽之经典
——海鸥手表厂参观有感
天津大学师昌绪荣誉学位计划成员于明倩
“我有一颗中国心”——海鸥手表,中国第一只机械表的诞生地,目前中国最大的机械表和机芯生产基地,经历六十余年的改革发展和技术沉淀,拥有悠久的中国文化底蕴,获得了“中国名牌”、“中国驰名商标”和“中华老字号”等的殊荣。在师昌绪班的第一次外出参观实习中,我学到了很多课本上没有的知识,感触颇深,希望同大家分享。
领略海鸥历史,学习企业文化
海鸥手表厂的历史陈列馆中藏物见证了海鸥发展至今的曲折历史,让我感受到了其深远的企业文化。在馆内我们可以看到多种多样的手表零件、机芯、成品等,看着表中机械转子不知疲倦地转动,我体会到了机械的力量,同时我明白要想做出更好的产品,寻找更加合适的材料至关重要,比如说转子、弹簧等需要更加合适的材料,才能使手表更加精准地运作。材料学院校友张锐向我们介绍了海鸥手表的现状与瓶颈,从他生动的描述中,我明白了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和国家命运息息相关,特别是像海鸥这样的百年老店,更是要以国家为己任,不断进行改革创新。同时,我也明白了我们作为新时代青年,作为新一代材料人,要承担起相应的责任,才能帮助国家摆脱国外市场垄断,实现自主生产、实现经济自由。
参观整洁车间,准确诠释“高效”
制造零件车间是一条半人工半机械生产线,一切的配合都是那么精准而高效,随着一个个机件不断地被生产出来,我感受到了现代机械铸造的魅力,也明白我们材料加工与铸造在其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操作间的工人们一律穿着整齐的白色工作服埋头苦干,装配过程大家密切配合,检测过程机器层层把守,没有丝毫差错......整个车间仿佛就是一只精准运行着的手表,一分一秒都不差。正是这些造就了海鸥机械手表高精度高准度的产品标准,令海鸥手表倍受消费者青睐。在这分分秒秒之间,在工人们的一丝不苟、密切配合中,手表就这样一步步被装配好了,这场景让我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大家奔向同一个目标,勇往直前,众志成城。我无声地感叹着,这便是中国力量吧,无需言语解释,只需埋头苦干,同样,我们又在乎什么呢?冷板凳总要有人去坐,能沉住气耐住性子,我们终会有所作为。
校友分享经验,我们收获颇丰
张锐学长最后又给我们分享了他的经验及感悟,我感到获益匪浅:
1.材料学科比我们想象中更加重要,比如海鸥手表的表带材料、表芯材料等都急需创新,材料在推进各类企业技术发展的过程中都必不可少,对国家发展是不可或缺的;
2.我们青年学生要勇于创新,勇于突破自我,要在实践中学习,要注意培养自己各方面能力,要充满热情地去汲取知识、去充实自己;
3.我们要热爱自己的专业、工作和国家,我们不是为了材料去学材料,而是祖国哪里有需求,我们就要向哪里努力,要做有家国情怀的热血青年,有目标地学习、做科研,解决实际问题;
4.我们要活到老学到老,保持终身学习的习惯,把学习、科研当成一种乐趣,快乐学习、醉心科研;
总之,我们要对材料专业充满自信,“万丈高楼平地起”,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我们对基础材料的研发,国家的明天靠我们,我们青年人肩负着复兴中华的重任,我们天大材料人要实事求是,有家国情怀,用先进材料筑祖国美好明天!
作者简介:于明倩,曾获年天津大学“潍柴杯”节能减排大赛三等奖、年“赛迪环保杯”第13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三等奖、“未来30年”抗疫防疫专题赛优秀奖、全国大学生物理竞赛二等奖等荣誉。
图文编辑
材料先锋
图文来源
于明倩
指导老师
王颖
审稿人
李艳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