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子角度绝佳,镜头和音乐的配合完美,最后看过花絮,拍摄过程真是历尽艰辛,不过有这种经历也很幸运。值得一看,截图留念
岛屿
偏远的岛屿为地球上一些最奇怪和最稀有的生物提供了避难所。罕见的侏三趾树懒在田园诗般的加勒比海岛上享受着平静的生活,而筑巢的信天翁则在没有天敌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但是在岛上生活总是要付出代价的。在加拉帕戈斯群岛上,海鬣蜥幼崽在从沙子里孵化的那一刻,就必须逃离致命的游蛇的攻击。
在亚南极地区的扎沃多夫斯基岛上,生存变得更加艰难。每天,有万只颊带企鹅冒着被猛烈的海浪拍打到岩石的危险,试图上岛和下岛。
科莫多龙
嘴角的黏液含有大量细菌
争抢食物,足够强壮才能生存
飞虫撞在带有黏液的皮肤上,在努力逃离的瞬间
为争夺配偶互殴,用尾巴抽打对方
岛屿上的密林深处
为了生存,在荆棘丛中攀爬,很难想象手脚如何不被刺破
虽然能游泳,但不能远行,所以也只能守岛一生
刚出生的小鬣蜥就会遭到游蛇的追杀
小鬣蜥的残骸
游蛇也在等着小鬣蜥填饱肚子
游蛇:我想和你做一个游戏.....
游蛇:游戏失败
只要小鬣蜥不频繁移动,还是不太会被注意到
遭到伏击
狠狠地踹蛇一脚
成功逃脱
印度洋的圣诞岛有各种螃蟹在上面生活,他们逐渐适应了陆地生活
每年产卵的时候需要回到海中,这一景象颇为壮观
但经由人类船舶,给岛上带来了长足捷蚁,打破了生态平衡
长足捷蚁会向红蟹眼睛和口部喷射蚁酸,导致螃蟹失明,直至死亡
孤岛内生态相对封闭,对外部入侵生物没有什么抵抗力,灭绝的生物里,80%都是岛屿生物
偏远的扎沃多夫斯基岛是最大的企鹅繁殖岛屿
颊带企鹅冒着生命危险出海捕鱼
岛上岩石锋利陡峭,海边风浪又大,但企鹅还是义无反顾的冲向大海
因为岛内有等待哺育的孩子
出海80公里捕鱼归来,最艰难的就是上岛
被浪潮裹挟着拍向锋利的岩石,要努力爬上岸
肚子里的食物是很大的负担
有些身受重伤
有些没能上岸,成为贼鸥的食物
上岸后找到家人,让孩子饱餐一顿,换另一只企鹅出海捕鱼
尽管环境险恶,但对于颊带企鹅,这就是天堂
山脉
高原是地球上最壮观的景观之一,但也是无情的的居住地,只有少数动物有能力在极端海拔地区生活。山地的动物是世界上最难以捉摸的动物之一。
当一头母雪豹和其幼崽被困在两个敌对的公雪豹之间时,请见证四只雪豹聚集在一起的那一刻。加入棕熊的行列,它们在树上跳舞,擦掉冬天的皮毛,与金雕一起翱翔在欧洲白雪皑皑的山峰之间。
喜马拉雅山脉
生活在峭壁上的羱羊
只有下面的山谷中才有水,但也有危险的狐狸
金雕
为这珍贵的食物,必须全力搏斗,强壮才能生存
阿尔卑斯山的雪崩
棕熊
春天,棕熊利用树皮脱去“冬装”
冬天也很快来到
短尾猫在捕食老鼠
惊人的弹跳
帚石楠、半边莲,千里光等植物生长在非洲的肯尼亚山,海拔超过米。
白天烈日炎炎,植物们吸收阳光
晚上气温骤降到零下5度,巧妙的收起叶片,保存温度。
叶片打开,迎接阳光
山兔鼠也出来迎接早晨的阳光
火烈鸟被冻在湖水中,等待阳光的解救
待气温升高,冰面融化,火烈鸟才得以活动。
中午的阳光,4分钟即可灼伤人类皮肤
而火烈鸟却在阳光下求偶,甚至忘了觅食
对于生存能力强的动物来说,高山是理想的庇护所,然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当冰山渐渐融化,那些赖以生存的动物,也失去了家园。
丛林
丛林提供了地球上最丰富的栖息地——一个充满戏剧性的神秘世界,非凡的动物试图在这个世界上竞争最激烈的地方生存。
被洪水淹没的森林是猎食凯门鳄的美洲豹和在树梢间游动的奇异的海豚(阿拉瓜亚亚河豚)的家园,而在茂密的地下世界,玻璃蛙与*蜂搏斗,飞蜥在树林间滑翔。
杂技表演者大狐猴,在马达加斯加的森林中跳跃。而丛林之夜隐藏着奇怪真菌和从未拍摄过的能在黑暗中发光的生物。
某种蜥蜴为争夺地盘而剑拔弩张
打不过就飞走
各种蜂鸟争相采集花蜜
刀嘴蜂鸟凭借超长的喙打败99%的其他对手
但别的蜂鸟可以用喙解痒
过于长的喙,有时候也不太方便,只好上脚
在丛林生活,就要做好随时接受洗礼的准备
美洲豹有时会捕杀水豚
但水豚过于机警,也不那么好抓
于是转而抓鳄鱼吃——“鳄鱼也是鱼,猫吃鱼没问题”
美洲豹的强大咬合力,可以轻松穿透鳄鱼枕骨
水豚:善鳄到头终有豹啊
雄性玻璃蛙负责看护众多雌性给他产的卵
神奇之处在于,未完全孵化的蛙卵,可以感受威胁,提前跳到河水中,避免被*蜂捕食
然而卵的位置已经暴露,*蜂倾巢出动
玻璃蛙的背部颜色就像一团蛙卵,尽管被蛰一下就会丧命,但雄蛙仍然要吸引*蜂的注意力,将侵略者赶走
丛林的真菌在夜间绽放,有些甚至会发光
一些动物也发出光线,警告捕食者小心
鸟类的求偶舞蹈
沙漠
地球上的沙漠是极端的土地,迫使动物们想出巧妙的方法来应对恶劣的环境,从而产生世界上最难以置信的生存故事。
在纳米布沙漠一群狮子非常饥饿,它们冒着猎杀数倍于自己体型的长颈鹿的危险,而雄性沙鸡每天要飞英里到最近的水坑,为它们的雏鸟取水选择与死亡决斗。
首次拍摄到一只沙漠长耳蝠与以色列金蝎(世界上最致命的蝎子之一)作战,在马达加斯加,人们看到了前所未有的《圣经》中才出现的大规模蝗虫群。
狭缝型峡谷
生活在沙漠中的栗翅鹰,有在仙人掌丛中捕食的技能
松鼠察觉到不妙
空中组队飞行,将松鼠赶到空旷地带。如果不行,就落地寻找
伯劳鸟将猎物挂在带刺植物上,方便撕咬
从若虫变成成虫,杀伤力提高三倍
雄沙鸡冒着生命危险每天往返公里,利用身上的羽毛吸收水分为雏鸡带水
若被苍鹰捕杀,那窝里的雏鸡也将失水而死
数量越多越安全
等待喂水的雏鸡
公马用生命决斗,赢了的得到水源,以及母马们。失败者自生自灭
铲吻蜥蜴交替抬起四肢散热,避免被高温灼伤
而大多数动物都躲在砂砾下
等到夜晚,出来捕食。体重只有15克的沙漠长耳蝠捕食以色列杀人蝎
大西洋的水汽飘散到沙漠中,几小时后就会被吹散
拟步甲抓紧时间,在雾气消失前向沙丘顶部爬去,用身体的巧妙结构使水汽凝结在身上,淌入口中。
米高的沙丘,相当于人类爬两座珠穆朗玛峰
阔趾壁虎也用这个方法吸收水分
而变色龙,则专门挑下坡的步甲吃,吸收水分后更加鲜美多汁。
草原
草原覆盖了地球上四分之一的土地,并支持着野生动物的大量聚集,但为了在这里生存,动物必须忍受地球上最恶劣的季节变化。
从亚洲长相奇特的高鼻羚羊到南美洲巴西的大食蚁兽,草原上的动物以非同寻常的方式来适应这些极端的情况。
在被洪水淹没的奥卡万戈三角洲,狮子与强大的水牛展开了史诗般的战斗,在非洲大草原,红蜂虎利用大象的帮助捕捉昆虫;在寒冷的北部苔原上,驯鹿在饥饿的北极狼的威胁下开始了大迁徙。
几头狮子围攻,最终也被水牛摆脱了
巢鼠利用尾巴爬向草顶取食
仓鸮就等这个机会出动
蜂虎可以准确地捕捉飞行的昆虫,但对趴在草中的却没有办法
所以依赖大型动物的移动,来惊扰藏在草中的昆虫
帮我开开路.....
大象是个不错的工具
薮(sou)猫有长腿大耳,但不善于奔跑
老鼠采取间歇移动的办法,避免被薮猫雷达一样的耳朵监听到动向
草原一次可以把一年的雨都砸下来
切叶蚁
将草叶运到巢中,当做真菌的生长载体,再食用真菌。
这种白蚁的巢都是南北方向的,可能是感受到磁场的缘故,故名磁石白蚁
食蚁兽
野牛只能靠积雪下的干草维持能量,然而厚度1米的积雪很难清理
赤狐要抓的耗子也在下面,能不能活,就看是不是能接触到地面
野牛用蛮力清理积雪吃草
赤狐用听觉精准定位
抓到了肥美的老鼠,营养远胜过干草
看傻了的野牛
刚出生的小驯鹿很快就能奔跑,因为不仅要跟随大家迁徙,还要躲过狼的捕食
城市
城市的发展速度比地球上任何栖息地都要快。它们似乎不太可能成为让动物茁壮成长的地方,但它们却可能是一个充满惊喜的地方。
豹子在孟买的街道上徘徊,游隼在纽约的摩天大楼间捕食,一百万只紫翅椋鸟在罗马上空表演壮观的空中舞蹈。
在焦特布尔,叶猴被尊为宗教神灵,在哈勒尔,当地人与斑鬣狗和睦相处。然而,许多动物挣扎着在城市里生存。作为这种环境的建筑师,人类是否可以选择建造既是自己又是野生动物家园的城市?
纽约城中的游隼
城市边缘的豹子(红外摄像机拍摄)
城市噪音恰好可以掩盖脚步声,使豹子更容易偷袭野猪
罗马上空,紫翅椋(音凉)鸟留下的痕迹
在空中变化出如此造型,还是未解之谜
大亭鸟收集鲜艳的塑料片吸引异性
甚至收集到了红色的小心心,向雌鸟表达爱意
浣熊将幼崽放在烟筒中保暖,待长大后再转移到他处
印度城市里的猴子
拼手速~
哈勒尔市郊(埃塞俄比亚),鬣狗争夺进入城市的通道
当地屠户把剔下来的骨头给它们,这一传统据说已有年的历史了
甚至有人专门来喂
非洲二哥此时也表现的很温顺,当地人相信鬣狗可以吃掉城市中的恶灵
爱尔比市(法国)的鸽子聚集在此
然而河水中有巨大的欧鲶,鸽子清理下来的油脂,可以被欧鲶察觉到
欧鲶视力不好,靠触须判断鸽子的位置
在城市生活了上千年的鸽子,却需要学着躲避鱼类的攻击
城市的灯光耀眼,动物们如果不能适应,就要死亡。
刚出壳的海龟(玳瑁)本来应该顺着月光的指引爬向大海。然而更加刺眼的灯光,却让他们迷失了方向,大约85%的海龟向陆地方向爬去
被螃蟹捕食或者被货车压死
人类毫无疑问是地球的主宰,我们应该如何和邻居们更好的相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