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贼鸥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为何总有人说二战苏联在出兵东北却对当地造 [复制链接]

1#
彭洋的号怎么挂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210725/9229262.html

楼主“kyu”:稍微检索了下网络,对苏联出兵东北后造成的经济损失的数据统计有20亿美元之多,且*纪低下,扰民严重,试问是否如此呢?如果有相关的北朝帖子还烦请给出,谢谢诸位大佬。

大好佬:二十亿是对日本造成的损失么?

kyu:说苏联掠夺伪满州财产是违反国际法的行为。

hhiq:因为中国也是战胜国?

kyu:苏联对鞍钢的破坏很严重么?

morningbear:苏*从没到过北京,但石景山铁厂45年和49年是分别是什么情况?和常*的接收比,苏*的破坏,那不叫事。

HeavenDevil:伪满洲国那堆破烂还比不上的一汽规模大。

morningbear:另外,苏联是对东北工业造成了相当破坏没错,但关于苏联破坏的程度,很多是蒋*权接管后的统计,*知道其中有多少真是苏联破坏,多少是捞过之后挂到苏联头上。

扶正祛邪氧化砷:对照苏联红*在旅大里面我*人员的回忆,在我*提出要求之后苏方交还了一部分设备,还自掏腰包投资并且建设中苏合资企业。我对此有个比较阴谋论的推断,在国统区瞎拆是有故意的成分的。

狐狸大仙:如果是土共要求苏联人拆的,那可是该改传统历史说法了。而且对照国*这个尿性,让苏联人拆了,再送回来,真是一种保护措施。

HeavenDevil:这个就比较劲爆了。

morningbear:坦率的说,这个说法是有一个致命漏洞的,因为TG最初的口号是独霸东北。苏联是在常*打过山海关之后开始撤*的,但又不是开始撤*的时候才开始拆设备的。

蒋公顾问崔可夫:山海关战役爆发后,TG的确有一个拆除设备的工作,很多设备以及技术骨干都被转移到北满去了……当然形势最恶劣的时候有没有进一步向北转移那就不知道了……

紫菀:鞍钢之前不是被b-29轰炸过吗?

guy:鞍钢44年已经炸烂了,到48年冬共*接收时4年多总共生产了吨钢,还基本上是日据时期勉强开工生产的。

dajingtaizu:《苏*拆迁东北工矿业与战后赔偿研究》,蒋清宏著,《抗日战争研究》年第2期。

扶正祛邪氧化砷:

che:匪贼鸥一直在大叫苏联违反国际法,对日本的剩余物资破坏不彻底,以至让共*占了便宜。

扶正祛邪氧化砷:不同人表述对照挺好玩的。

morningbear:更正下,我记错了,苏联人说的是拆设备有利于中国革命,破坏了国民*利用这些进行内战的打算……

苏联人编的《苏中关系》:

苏*击溃关东*以后,拆除了曾为关东*服务的因而成了苏联武装力量战利品的武器库、*工企业以及一些其他企业。国民**队曾指望利用这一切同人民解放*、同解放区作战。但是,这种打算未能得逞。

国民*集团因为他们的计划破产而气急败坏,掀起了“苏联运走设备”的反苏诬蔑运动。帝国主义宣传高兴地利用了这一运动。但是,敌对势力的阴谋未能得逞。中国爱国者懂得,苏*采取的措施阻碍了国民*分子把日本在中国东北的*事工业用于敌视中国人民民族利益的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人是这样解释这个问题的:“如果不拆走这些机器,落在蒋*的手里……使中国人民在解放战争中要多流许多鲜血。中国人民都会清楚地认识到,苏联当时做法是对我们人民革命有利的,实际上这是一种帮助,应该万分感激。”

另外,49年苏联外交部提交了一份关于东北工业设备的情况说明。《东北地区的工业设备问题》:苏联外交部第一远东司提供年10月5日苏*为中国解放了东北,而这一地区多年来一直是进犯苏联的前哨阵地。苏联获得了日本*事战利品,并有权完全使用。但是,苏联可以考虑不完全使用这些战利品,而是同中国分享。

年1月21日,苏联大使彼得罗夫在同蒋介石的会谈中宣布,考虑到苏中两国的友好关系.苏联*府已向中国*府提出关于组建苏中股份公司,来经营开发日本人为满足关东*需求而在东北开办的企业。而且,苏联*府还同意将这些企业的一半资产让给中国*府。

苏联大使还说:“此外.为了满足由蒋经国先生向斯大林大元帅转达的您(蒋介石)的愿望.苏联*府同意把很大一部分日本企业的全部资产交给中国*府。”苏联建议组建以平均分配为原则的苏中合资股份公司。合资公司的董事长从中方代表中产生,副董事长由苏方代表中产生。苏联*府的建议如下:1.为关东*服务的所有在东北的日本企业是红*的战利品,是苏联的资产。2.考虑到特别情况,苏联将东北的部分日本企业的所有权让给中国。3.东北的其他日本企业纳入苏中股份公司,这些企业总资金的一半由苏联让给中国,作为中国在这个股份企业中的股份。苏中股份公司的有效期为30年,期满后,全部企业无偿交给中国*府。可是,在美国的压力下.中方没有接受苏联*府的建议,中方提出了使苏联*府无法接受的反建议(见“国民**府的立场”一节)。美方除了直接向中方施压外,还企图向我们施压。国会通过自己在莫斯科的代办就此问题向莫洛托夫提出质询.其实质是美方赤裸裸地企图中止我们的谈判,把“门户开放”*策强加给我们。

在年3月4日给美国代办的照会中,莫洛托夫就我们与中方的关系问题回答说:“你们2月11日提出的关于中苏两国*府就日本人在东北的工业企业的谈判问题,我们的答复足:上述谈判涉及组建苏中股份公司以经营为关东*服务的部分日本企业问题,这些企业是红*击溃日本关东*后所获得的战利品。

由于这是战争胜利的财产.所以你们在照会中提出的关于苏中谈判中讨论的问题直接涉及日本赔款的建议是无法同意的,因为赔款问题要与战利品问题分开,单独加以研究。’’年3月9日.美国的代办又给B.M.莫洛托夫写信,信中更加蛮横地重复了中止与中方谈判的企图(见“美国的立场”一节)。A.维辛斯基就美国代办年3月9日的信和年4月22日的照会明确地答复说.苏联*府关于战利品问题的立场在3月4目的信中已作了论述.苏联*府将继续坚持这一立场。苏联*府认为有必要对3月4日的信进行补充:信中关于战利品的情况完全符合苏、美、英于年10月28日与保加利亚、年1月20日与匈牙利签订的停战协定中关于“战利品”的概念。因此,美国*府声称.苏联*府的要求似乎“远远超出了国际法所承认的”,这是没有根据的。二、国民**府的立场年12月21日.蒋介石的儿子蒋经国对苏联大使A.A.彼得罗夫声称.中国*府不反对苏中共同经营部分东北的重工业企业.但中方无论如何不能同意将这些企业视为红*的战利品,因为这些企业是在中国的领土上。蒋经国还说,蒋介石认为,考虑到苏联在把日本人从东北赶走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中国*府可以向苏联“转让”一半资产,并建议共同经营。蒋经国强调说.蒋介石的这一建议也是迫于国内的社会舆论。1月15日,蒋经国在同A.A.彼得罗夫谈话时说,蒋介石不能同意斯大林同志关于工业企业是在苏联领土上的观点,无论如何不能当作红*的战利品来对待.但事情的实质没有变化,不是苏方让出企业的50%产权,而是相反.中方让出50%。年2月1日.中国外交部部长王世杰在同A.A.彼得罗夫会谈时说,中国*府在日本投降后马上就公布了《敌产处理方式的决定》,根据这一决定,所有日方的国有资产和私人资产都由*府没收,作为日本人给中国造成损失的补偿。王世杰又说.考虑到苏联在解放东北中的作用,中国*府不反对把为关东*服务的部分东北企业由中国和苏联共同经营.但是这些企业的数量和性质应该协商。

年2月19日王世杰在同A.A.彼得罗夫会谈时说,虽然在理论上我们之间的观点有分歧,但实际上这些观点很接近。一方面,苏联*府把敌产视为红*的战利品。同时,把其中一部分交给中国*府,另一部分建议共同经营。

另一方面。中国*府把敌产视为日本对中国的赔偿,但也同意将一定数量的企业交由苏中共同经营。年3月25日,王世杰在同A.A.彼得罗夫会谈时指出,正如他已经说过的那样,关于东北经济方面的合作谈判的困难是。首先在于双方对东北的El本工业看法的分歧。苏方认为这些工业企业是红*的战利品,而中方则视为日本对中国的赔偿;其次是苏方把一些日本企业的装备从东北运走了。年6月1日,王世杰把一份东北经济合作的建议方案交给了A.A.彼得罗夫。同时声称.在远东赔偿委员会解决日本赔偿问题时,中国*府将坚持在东北的所有日本企业均为日本对中国赔偿的一部分。王世杰还说,苏方应该考虑以下情况:在经济谈判中.中国*府碰到两个严重困难,其一.是苏联把部分日本企业的装备从东北运走了;其二,中国社会认为,《苏中友好联盟条约》及其附属的协定将解决苏中关系中所有*治、经济问题,新问题的出现引起了社会舆论方面完全负面的反响。在上面提到的中方方案中还说:所有共同经营的企业的股份,不管是属于日本*府的也好,还是日方私人的也好.都应视为日方向中方赔偿的一部分,都应算进日方向中方赔偿的总数。苏方在共同经营的企业中的行动应由中国*府安排。苏方必须归还被苏方拆卸并运走的全部企业装备。由于东北的*事*治形势的变化,进一步的谈判已经停止。三、美国的立场美国代办在年3月9日的照会中指出.美国*府不同意把工业企业或其他设施.例如东北的日本企业等,当作战利品的说法,所以它不能接受苏联*府的观点,正如中国*府所告知的那样。把工业企业看作战利品。这份照会还说,美国*府认为.俄国人把东北的为日*服务的企业当作红*的战利品的说法,是没有先例的。H.费德林年10月11日

专爱人妻曹阿瞒:其实问题的关键就是:45年日本投降时在东北的工矿企业,是日本的?还是中国的?

关中大侠吕轻侯:记得有一种说法是苏*进入东北,解放了日本的傀儡伪满洲国,等于在欧洲战场苏*进入匈牙利和德国本土那样。

红色战神:有列亚西亚被直接拉走,被铁路迷在在新西伯利亚发现毛子不肯承认。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本文作者:北朝网友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