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贼鸥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渤海湾,请给候鸟留一席之地 [复制链接]

1#

红腹滨鹬摄影:张明

红腹滨鹬,体长只有20多厘米,体重仅克。很不起眼的小鸟,却年年进行远距离迁徙,是全球迁徙距离最长的鹬类之一。它有两条迁徙路线,其中一条是东亚—澳大利西亚路线。在每年4--6月,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栖息地一路向北飞。途中,会连续飞行5--6天,达公里。途中,只在我国渤海湾湿地停歇,因为这里有它最爱吃的食物。在渤海湾休整一个月后,再次北飞到西伯利亚繁殖。体重克,持续飞行公里,中间不休息。人类坐飞机飞这么远,试试?乘飞机时还吃喝还休息呢。

东亚—澳大利西亚迁飞路线上充满危机,即使是持续飞万里的红腹滨鹬也很难生存下去。

围海造田,最大的祸首

盗猎和污染是候鸟们生存遇到的严重危机,但与栖息地丧失相比,后者影响更大。

*渤海地区位于东亚-澳大利亚迁徙候鸟路线,曾经有着丰富的食物资源为迁徙候鸟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地和食物来源。每年,有超过万只水鸟依赖*、渤海滨海湿地停歇。

其中,渤海湾滨海湿地不但是迁徙水鸟重要的驿站,也是一些水鸟的繁殖地。但大面积开发导致栖息地大量丧失。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早在年发布报告显示,过去10年间,渤海湾沿线的关键区域的滨海湿地消失了59%,情况持续恶化。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对东亚——澳大利亚迁徙路线途中22个国家的滨海湿地丧失情况的进行评估,中国渤海湾以59%的湿地丧失排在前列。6年过去,湿地消失在加速,这对迁徙候鸟的损害,是摧毁性的、集群性的。

无地自容

渤海湾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为修建盐场和水产养殖场进行过大量的填海造地。不过,修建盐场和虾塘鱼塘,至少还能为迁徙的水鸟提供一点可怜的食物,提供一个可怜的落脚点。小型涉禽无法在深水区觅食,但大型涉禽还能勉强在水深1米的地域应付。雁鸭类水鸟、鸥类水鸟凭借出色的游泳还能勉强应对。但后来沿渤海进行的系列开发工程动,让它们也无地自容,何况那些中小型鸻鹬类水鸟。

先看一组10年前的数据:

红腹滨鹬摄影:张明

早在8年2月,据新华社报道,未来5年内滨海新区的天津港集团将建设世界最大的填海造陆工程,三个港区填海造陆总面积达平方公里。随后,河北希望在年,河北省曹妃甸的填海造陆在当年已完成多平方公里,超过了天津。按规划,曹妃甸工业区最终目标是达到约平方公里,成为新的世界最大的填海造陆所在地。

来自鸟类学者针对大洋洲的调查数据,3年在这一迁徙路线上的红腹滨鹬总数将近22万只,但9年数字下降到了10万只。6年减少超过50%。年之后正是渤海湾沿岸湿地围垦开发加速期,年IUCN红色名录上,喜欢在浅水区觅食的红腹滨鹬赫然在列,近危。

渤海湾还有哪些严重受到威胁的水鸟?

渤海湾的水鸟,有的属于国家二级以上保护动物,有的是华盛顿公约(CITES)2级以上保护物种,有的是IUCN近危以上鸟种。当然,国家野生动物保护名录(年12月10日国务院批准,年1月1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部、农业部令第1号发布,自年1月14日施行。名录再有10天就满30岁了)自颁布到现在,根本没有大规模更新,数据陈旧。多个物种在IUCN红色名录上已经位列濒危,在我国名录中却仍处于三有之列。也不知主管单位为何迟迟不更新,欢迎大家文后留言,提点建议吧。

勺嘴鹬摄影:张明

其中,有近24种鸟在年进入任鸟飞民间保护网络需要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