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医院冻疮治疗 http://baidianfeng.39.net/a_bdfys/210112/8582594.html照相机的故事
文/梁立伟
在上世纪的七十年代,开鲁小城分为民主、解放、胜利、和平四个街。我的家住在民主街。当时我家紧挨着开鲁县消防队西面高高的大土墙,消防队西大墙再往西三米,就是我家的土房,有一年下大雨,把消防队西面的大土墙下堆了,我和哥哥经常跨过消防队的土墙,和消防队的小战士玩。
有一年,消防队来了一批新兵,有一个新兵叫尤克,入伍时从家里带来了不少新书,其中有一本是《摄影知识》。我哥哥非要和尤克借这本书看,尤克还有点舍不得借。后来我经常看到哥哥和尤克在一起探讨摄影的学问。年3月,我到长春出差,在斯大林大街看到一个摄影器材门市部。明明知道自己买不起照相器材,却偏偏登上了门市部的二楼,在二楼的一个蓝底白字的宣传栏前,驻足观看“怎样拍雪景”的摄影知识。看了近一个多小时。尽管我当时买不起照相机,可是在我的内心之中,对摄影还是很向往的。
年,是我参加工作的第三个年头,当时哥哥和我都没订婚,我和哥哥的月工资都只是30多块钱,每月发完工资,都得交给母亲。哥哥爱好摄影的热情影响了我。我和哥哥就偷偷的一毛两毛的攒钱,准备买照相机,我和哥哥两个人攒了三个月的钱,终于攒了80元钱。这年冬季,委托开鲁县小街基中学地震测报组的上海籍老教师阮肇基,从上海捎回来一个海鸥照相机,这个相机使用的是的胶卷。这件事在当时,可是轰动了。我的同事、朋友、邻居,都知道我和哥哥有照相机了。那个富有和高兴的心情,像什么呢,就像现在有人买了私人飞机一样。当时的开鲁小县城还没听说过哪个人能买得起照相机呢。有了照相机,我和哥哥就开始学照相。当时也没有什么好景色,房是土房,墙是土墙,全家四口人就有一辆旧自行车。哥哥多少次让我给他拍一张骑自行车的照片,因为是拍动景,时常对不好焦距,白白浪费了不少胶卷。有一年我回扎旗姥姥家,也带上这个照相机,亲戚朋友听说我有照相机,都想留个影。我给老舅妈照了一张相,老舅妈抱着我的小表弟,当时是早晨,我是逆光照的,没想到这个片子拍的还真挺好。老舅妈脸边的轮廓挂了半圈朝阳,老舅妈笑的那样灿烂。
上世纪70年代,人们的生活尽管还很困难,但是人们似乎并不感到难,对生活充满了希望和期盼。我的第一个照相机真实的记录了我的土房土墙,也给我的生活带来了无尽的欢乐。
年,我在三义井乡做纪检工作,有一次我坐着农户的三轮车,准备到东风镇办案,在去东风镇的半路上,三轮车后车厢边上的三角铁,撞在我的腰上,撞的当时,就感到被撞的腰部以下,从大腿到脚趾头,一下子就像过电一样的麻,一下子就撞成了腰间盘突出。年我到北京看病,回来时,花了元钱,给儿子买了一个傻瓜照相机,这个相机用的是的卷,买一个卷24元多一点。这个相机虽然是元,可是当时对我来说,已经不那么贵了。我当时的月工资是元,只要攒两个月的工资就可以买到。相机买回来后,成了儿子的玩物,但照片背景的房子已经由土房变成了瓦房。我自己这个小家里的四口人,一人一辆自行车,照相机也不是那么新奇珍贵了。随着物质生活的丰富,人们对照相机的新奇感没有了。
到了年,我的女儿上大四了。有一次女儿从大学回来,说班级的不少同学都有数码相机,说也要买一个玩。买了数码相机之后,这个相机在家里照的片子就是楼房的景了。照人物像早已司空见惯了。有一次女儿出去玩,正赶上夕阳西下,整个天空都是火烧云,火红的太阳下是一片树林,树林的一侧是牧归的羊群,好一幅夕阳牧归图。数码相机不用胶卷,照完就可以调出来欣赏,还可以放在电脑上剪辑传播。
年4月,我心脏手术之后,身体恢复的很好,儿子怕我寂寞,给我买了一个智能手机,还教会了我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