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海事信息网站显示,俄罗斯“北方海路”(Севморпуть)号核动力破冰货船最近似乎在西非沿海遇到了麻烦。
“北方海路”号核动力破冰货船(资料照片)
北京时间(下同)10月5日21时,俄罗斯“北方海路”号核动力破冰货船从圣彼得堡启航,一路以18节高速南下。在10月17日穿越了赤道后,不知何故开始以6节低速徘徊了三天三夜,然后继续以9节低速南下,26日突然调转航向,驶向西非大陆。此后,一直以5~6节的低速在南大西洋的西非沿海逡巡不前。
该船经过长时间的徘徊,终于在11月2日晚上抵达安哥拉首都罗安达港口的外海,然后一直原地兜圈子到现在,似乎在等待港口方面的入港允许。
她的这个航次,运送的是俄罗斯“东方2”(Vostok-II)南极科考站(苏联时代建立的“东方”南极站的换代升级)的建筑模块套件。新建筑全部由3米高的支柱支撑,所有系统设备具有三重冗余设计,可供35名科考队员全年居住和开展科研工作。这套建筑模块在启运前,已在圣彼得堡进行了测试组装,然后拆解装船。
“东方2”站新建筑内部的机电设备
“东方2”站新建筑内部的宿舍
启航仪式上,“东方2”站的效果图看板
启航前夕的“北方海路”号
按照俄罗斯联邦水文气象和环境监测局公布的计划,该船本应于11月1日到达南极洲。在抵达俄罗斯设有科考站的塔拉湾(TalaBay)后,这些建筑模块套件将被卸到冰上,用雪地牵引车拉上岸,并长途运输到南极内陆的“东方”站(海拔米的南极“寒点”)。该运输计划需要耗时两到三个星期,距离约为公里。“东方2”的建筑工作将在南极的夏季进行,每年从11月施工到次年2月,持续三年,直到年竣工。
“东方”站在南极大陆的位置
有道是计划赶不上变化,俄“东方”站的换代升级计划现在已经明显落后于时间表。“北方海路”号是否能克服未知的困难,赶上-21年度的南极科考季呢?让我们拭目以待。
参考阅读:“最后的巨无霸核动力破冰货船”跨越赤道,首次前往南极!
陈琦的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