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花宇)8月29日,现代快报记者从江苏省南通环境监测中心了解到,近日,观测人员在南通通州湾滨海湿地同时发现了极危物种勺嘴鹬和中华凤头燕鸥,两个物种均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并被列为《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极危物种。勺嘴鹬全球仅余只,是从北方俄罗斯远东繁殖地飞来,在南通中转停歇后将继续向南迁徙;而被誉为神话之鸟的中华凤头燕鸥全球仅余只,是从南方浙江象山繁殖地飞来,在南通中转停歇后将继续往北迁徙。目前,中华凤头燕鸥在江苏省内仅在南通通州湾和东凌有观测记录。
△勺嘴鹬旗标96号(年8月22日赵晓琪摄于通州湾)
据介绍,连日来,观测人员在南通的通州湾、东凌、丰利、小洋口等滨海湿地均记录到勺嘴鹬,目前已超过16只,其中通州湾湿地还发现了4只带有旗标的勺嘴鹬。勺嘴鹬为秋季南迁候鸟的典型代表,一般在俄罗斯楚科奇半岛至勘察加半岛北部的沿海苔原地带繁殖,在南*海湿地中转停歇,补充能量、更换羽毛后,然后继续往南迁徙。江苏省南通环境监测中心工作人员介绍说,南通滨海湿地就是南迁候鸟迁徙高速上的重要服务区。
△勺嘴鹬旗标L0号(年8月20日陆信摄于通州湾)
其中,此次观测到的勺嘴鹬浅绿色旗标L0号,年环志于俄罗斯楚科奇,年-年连续3个冬季都在广东阳西散头咀越冬。该鸟于年8月17日-8月20日在南通通州湾记录,为江苏省首次记录。该个体雄鸟年7月自然孵化出生,年和雌鸟浅绿色93号配对。
勺嘴鹬浅绿色旗标96号,年7月8日环志于俄罗斯楚科奇南部,8月22日记录于南通通州湾,为其环志后首次记录。96号勺嘴鹬是雌鸟,为今年夏季俄罗斯环志的两个成鸟之一,95号为其今年的配偶。这一对勺嘴鹬今年下了四个蛋,其中三个顺利孵化。
从南方飞来的中华凤头燕鸥被誉为神话之鸟。据近年来监测研究显示,中华凤头燕鸥在浙江、福建沿海岛屿繁殖后,大部分群体会集中至山东青岛胶州湾进行育幼。值得一提的是,中华凤头燕鸥在江苏省内只在南通通州湾、东凌有观测记录。7月20日至8月22日,观测人员记录中华凤头燕鸥10天次,32只次,单日最大记录7只(5成2幼),识别个体11-23只,幼体4-5只,其中浙江象山环志个体1只(ZC6号)。
△中华凤头燕鸥(年8月22日赵晓琪摄于通州湾)
中华凤头燕鸥为集小群分批次迁徙,1成体带1幼体或2成体为最常见小群体。它们全天基本在海堤内塘捕食小鱼小虾,主要在鱼塘埂上或水边裸地停歇,偶尔会落到立水竹竿上。江苏省南通环境监测中心工作人员介绍说。
鸟类观测是对生物多样性的一种检验。近日,江苏省南通环境监测中心举办南通沿海湿地鸟类观测技术交流会,邀请国内知名鸟类专家进行培训和现场观测指导,进一步提升湿地鸟类多样性观测的专业技术能力。在通州湾现场观测中,记录到中华凤头燕鸥、勺嘴鹬、小青脚鹬、黑嘴鸥等4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有大滨鹬、阔嘴鹬等。优势种为大滨鹬、斑尾塍鹬、蒙古沙鸻、黑嘴鸥等。
下一步,江苏省南通环境监测中心和南通鸟协将联合相关保育机构、环保志愿者、摄影爱好者等,对勺嘴鹬、中华凤头燕鸥等滨海湿地鸟类及其栖息地进行持续监测,用实际行动来守护生物多样性。
(江苏省南通环境监测中心、南通市爱鸟摄影协会供图)
(来源:现代快报全媒体)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