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贼鸥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英国狂风开始退役苏24飞豹等战斗轰
TUhjnbcbe - 2023/10/10 17:08:00

所谓“战斗轰炸机”其实基本都偏重在“轰炸机”上,空战能力其实挺弱,大多数都仅限于自保的程度。而现代的多用途战斗机在具有较强对地攻击的前提下大大增强了对空作战能力(或者说在空优机基础上开发较强的对地攻击能力),真正实现“多用途”,所以包括“飞豹”在内的世界一大票战斗轰炸机都不会再有后续型号,歼16将来完全可以取代歼轰-7“飞豹”。

战斗轰炸机这个机种和用途用战斗机还不太一样,有些网友经常把他们划等号,但个人认为战斗轰炸机的本质还是停留在轰炸机,而多用途战斗机其实更侧重于战斗机。战斗轰炸机这个概念在上世纪60年代非常流行,我们现在看到的“狂风”、F-、Su-24都是60年代提出并开始研制的,当时主要就是想利用“低空高速突防”这个概念,毕竟在那个防空体系不完善的年代里低空是一个比较大的“漏洞”。不管是美国为首的北约还是苏联都希望利用“低空高速”突破对方的防空网,达到对对方纵深或大规模装甲集结地域实施空中打击的目的,其作用还是取代轻型轰炸机。下面这张图就是英国“狂风”超低空飞行的场景,“狂风”的低空性能可以说是非常好的。而且不管是“狂风”、F-、Su-24都是指向采用可变后掠翼的设计,就连当时的“飞豹”也有意采用可变后掠翼

而当时还有一个“一机多型”的概念,也就是利用一个平台尽可能打造多个任务机型,比如上面提的到“狂风”以基本的对地攻击的“狂风IDS”,再拓展出截击的“狂风ADV”和侦查的“狂风ECR”。而美国的F-当时也希望同时满足空*战术轰炸和海*截击两个任务。也就说大家都想要在保证对地攻击和轰炸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发展出能够对空截击/侦查的机型,这个思路是完全正确的,现在的三代机甚至四代机也是这么发展的。但是考虑到当时那个年代受到航空技术和弹药技术,想要“鱼和熊掌”同时兼得是基本不可能的,既要保证对对地还要保证对空截击就必然要有取舍,最终就是设计出来的机型就体型比较笨重,根本不能达到“空优机”的空战水平,可以携带空空导弹进行有限的截击空战。所以所谓的“战斗轰炸机”中的“战斗”其实是非常有限的,更多的还是作为轰炸机使用。

为什么战斗轰炸机未来不会再发展了呢?其实战斗轰炸机的设计初衷就是体现“低空高速”去钻防空漏洞。然而这个办法在以前好用,随着防空系统的不断完善,特别是低空野战防空系统的出现使得“低空”这个办法也不好用,在年海湾战争期间利用低空突防的方式空袭伊拉克机场的“狂风”竟然损失7-8架,成为海湾战争中损失最多的机型。这种战斗轰炸机的作用就开始变得尴尬,低空突防的办法逐渐失效,而空战能力又太弱无法和空优机对抗,只能依靠不断升级改造精确制导武器继续延续生命。目前“狂风”和F-已经退役,而俄罗斯Su-24还在继续维持,中国的“飞豹”得益于00年代初的一次大规模升级,加挂了先进的空地导弹、精确制导弹药和电子战设备还算是比较“高端”了,但是依旧躲不过未来被淘汰的命运。下图为俄罗斯被击落的Su-24

而现代出现的“多用途战斗机”依旧也是”一机多型“概念,但是很多都是以“空优机”去增加对地攻击功能,进而发展出“多用途机”,比如美国F-15E、俄罗斯Su-30、歼16、阵风等等,也就是他们既有强大的空战能力也有对地攻击能力。而且现代弹药和电子技术发展非常迅速,远程攻击武器和精确打击弹药一定程度上取代了以前的常规自由落体弹药,这些多用途战斗机可以实现远程精确打击,高空精确打击。这才是真正实现了“鱼和熊掌”兼得,所以多用途战斗机完全可以取代战斗轰炸机。

1
查看完整版本: 英国狂风开始退役苏24飞豹等战斗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