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读过最棒的绘本无疑是《浪花之下》,一本不足字的绘本,却能让人心里翻起滔天巨浪,看完后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对孩子来说,《浪花之下》传递出的人生态度之正确,表达的心理韧性之强简直比看一本10万字的教育书还要震撼,比父母的唠叨更能深入人心。
而《浪花之下》这个绘本的书名起的也非常贴切,故事的发生地是一片海滩,主要有三个角色,一对母子,一个小男孩,围绕这三个人物掀起了三场巨浪。
一、一个男孩的一场探险大海里漂着一个套着红色游泳圈的男孩,他正满脸渴望的望着天空中的海鸥时,一个黄头发的男孩发现了他并游到他身边,问了两个问题:
“你这么大了还用游泳圈?”
“你不会游泳吗?”
套着红色游泳圈的男孩被问题羞得满脸通红,低声说“不会”。出于友好黄头发男孩邀请他去沙滩上玩,也被拒绝了。
黄头发男孩走后,套着红色游泳圈的男孩神情落寞。
读到这里不禁有个疑问,八九岁的男孩正是爱玩的年纪,为何套着红色游泳圈的男孩不愿去沙滩玩?他是不喜欢和别人玩,还是有什么其他原因呢?
被留在海中的男孩不知想到了什么,突然高伸着双手从游泳圈里面溜了出来。海面上只留下一个红色游泳圈,但海水中却出现了一条和游泳圈颜色一致的小鱼。小鱼游呀游,在海底发现了一艘沉船,又在沉船里发现了一箱宝藏,箱子里除了黄金还有一条漂亮的项链。
与此同时,一个正躺在海滩上假寐的女人,猛然睁开眼,满脸惊慌的喊着“马丁”冲进了海里,看着身边游泳圈,全无男孩的海面,女人失魂落魄。就在你以为这只是个关于防溺水的绘本时,那个叫“马丁”的小男孩钻出了海面,手里抓着那条项链,这是一条送给妈妈的项链。
如果故事到这里就结束,它就只是一个有关母子情深的普通故事,但《浪花之下》显然不是,接着往下读,疑问又来了。
一个八九岁的男孩为何需要妈妈抱着回沙滩,真的只是宠孩子吗?一辆画在太阳伞下的轮椅,解释了所有的答案。
整本绘本不足字,全书没有一个有关苦难的字,但插图揭示了一切。
所以马丁才满脸渴望的看着天空的海鸥;所以马丁才在黄头发男孩邀请他去玩时拒绝了他;所以那一场有关海底的探险,不过都是他的遗憾罢了。
《浪花之下》的第一场巨浪是小男孩马丁身体的不幸。二、一个男孩的良善如果你展开《浪花之下》的封面就会发现,一个左下一个右上两个小男孩隔海相望。套着红色游泳圈的小孩带着点淡淡忧伤,而黄头发的小男孩则满脸好奇。
我们懂了马丁的忧伤,但黄头发男孩在好奇什么呢?我想应该是一个男孩为何能抵挡住玩沙滩排球,反而在海里漂着。所以他游到马丁面前询问并邀请他。
这里面有好奇的因素,但更多的是一个男孩的良善,懂得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