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贼鸥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药食同源生命健康劳动育人2023年第四届
TUhjnbcbe - 2024/10/4 16:21:00
刘军连治疗尖锐湿疣 https://m.39.net/pf/a_9360449.html

一缕药草香

绵长深厚沁校园

一览中医奇

传统文化润心田

中药百熬香飘千里,中医百治誉满杏林。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为了弘扬本草文化,促进本草知识的传播和推广,把饮食文化引入学校,形成课程体系,实现课程的多元融合,以食启智,以食育人,发掘发扬传统文化。

12月11日,由惠州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教育文化卫生健康局主办,惠州大亚湾区外语实验学校、惠州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实验学校承办,香港本草博物协会、香港东方仁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惠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暨南大学本草博物教育基金、惠州本草问学健康教育基地协办的“药食同源生命健康劳动育人”年第四届饮食文化研讨会在惠州大亚湾区外语实验学校海浪音乐厅举行,研讨会汇聚了康养领域、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和文化研究者,共同探讨交流饮食文化的魅力,促进传承与创新,感悟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与智慧。

参与本次研讨会的主要嘉宾有:

惠州市教科院师资培训部主任、化学、劳动学科教研员余讲兵先生,惠州市食品行业协会陈喜红副会长,惠州职业卫生技术学院中医药副院长、博士麦艳珍女士,惠州市惠城区教师发展中心综合部部长、劳动教研员欧阳静女士,本草博物发起人及香港东方仁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曾海鸥女士,香港创新科技及文教协会副会长陈旭东女士,北京中医药大学《本草纲目》研究所客座研究员、中国药学会高级会员、暨南大学本草博物教育基金学术顾问段煦教授,香港本草博物协会课程讲师李秀英女士,惠州市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本草问学创始人杨红女士,大亚湾开发区管委会教育文化卫生健康局教研室教研员廖剑辉先生,惠州大亚湾区外语实验学校总校长洪佩珊女士,惠州大亚湾区外语实验学校校长韩道林先生,惠州大亚湾外语实验学校顾问李玲女士,惠州大亚湾区京师实验学校副校长王善刚先生,惠州大亚湾区外语实验学校副校长杨明先生,惠州大亚湾区外语实验学校家委会主席马春荣女士,惠州大亚湾区外语实验学校家委会副主席寇晓艳女士,惠州大亚湾区外语实验学校家长代表周盈盈女士。

一首学生合唱的《本草歌》拉开了研讨会的帷幕,学生们将传统的本草之美与现代旋律完美结合,使人沉浸在自然之美的音乐海洋中。

合唱过后,惠州大亚湾区外语实验总校长洪佩珊女士上台致辞,她阐释了“药食同源生命健康劳动育人”的现实意义,提出此次研讨会“培养具有独立生存能力的人”这一主题,与我校“先做人、后成才”的办学理念高度契合,呼吁大家一起探讨中医药的力量、教育的力量,体验劳动的快乐,追求健康的生活,传承和发扬饮食文化。

北京中医药大学《本草纲目》研究所客座研究员、中国药学会高级会员、暨南大学本草博物教育基金学术顾问段煦先生授课《本草纲目里的谷菜果》,通过对“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在饮食中的作用,强调了饮食的多样和均衡,为大家揭示了食物与健康之间的微妙关系,让大家对《本草纲目》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

王善刚副校长主讲《完整素养,健康身心,“味”来可期—探索饮食文化里的育人路径》,向来宾们详细介绍了如何将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有机地融入学校的课程体系中,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展示了一条培养学生综合素养发展的新路径。他提出,以饮食文化为载体,就一定能在行动中遇到教育的传承之美;以药食同源为抓手,就一定能在实践中看见传统中医药之光。

香港东方仁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及本草博物发起人曾海鸥女士带领大家一起走进本草博物世界,通过对“本草博物的理念及发展历程”“本草探究研修研学”等方面的介绍,让大家了解创建“本草博物”机构的初心理念、战略思维,致力于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纽带”,打造中医药文化的“健康符号”,以东西方融合思维的共情共鸣来更有效地讲好中医药文化故事,让中医药文化走进世界的心门,并做出贡献。

接下来进行证书颁发仪式。

曾海鸥女士为王善刚副校长颁发暨南大学本草博物教育基金行业顾问聘书。

本草时光联盟校作为一个旨在推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组织,一直以来致力于传承和发展中华医药文化及饮食文化,惠州大亚湾区外语实验学校和惠州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实验学校与之开启合作。段煦先生和曾海鸥女士为洪佩珊校长、王善刚副校长颁发本草时光联盟校合作牌匾。

段煦先生为王颖老师、白净老师颁发粤港澳大湾区本草时光研学基地牌匾。

香港东方仁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对惠州大亚湾区外语实验学校赠予了一批药食同源方面的图书,香港本草博物协会课程讲师李秀英女士上台进行赠书仪式。

惠州市教科院师资培训部主任、化学、劳动学科教研员余讲兵主任,惠州市惠城区教师发展中心欧阳静女士分别对上午场的主讲内容进行了精彩点评。

余讲兵主任指出,“药食同源”是内容知之、“生命健康”是方法知之、“劳动育人”是精神知之,因此,今天研讨会的主题非常有意义。这次研讨会让他非常惊喜和震撼,深切地感受到了这两所学校通过饮食文化课程为载体开展的扎实劳动课程。这在我们区、市都是具有非常高的引领性和示范性。什么是劳动教育的素养?今天的研讨会给了我们非常实用有效的路径。

欧阳静女士深切感受到,让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走进校园,用生动有趣的形式,不仅可以激发同学们对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更能在他们心中埋下传承文化的种子。教育领域应该充分认识到饮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通过创新的教育形式和方法,让学生们在学习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的意识。

在下午场,惠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中医药院副院长、博士麦艳珍女士主讲《从“医”到“食”——中医药膳的养生之道》,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了药食同源的重要性,坚定了日后一定要把它带到生活中来的决心,用中医药膳创造更加美好健康的生活。

惠州市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本草问学创始人杨红女士主讲了《让中医药文化研学实践行动起来》,她从“中医药发展现状和趋势”“中医药文化研学的重要意义”等方面深入阐述了研学实践在让中医药文化行动起来方面的重要性,呼吁大家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中医药文化,共同努力,通过研学实践来推动中医药文化的行动和发展。

大亚湾外校剑桥、班任灏宇、任灏辰的家长周盈盈女士为嘉宾们带来一堂精彩的药食同源家长展示课程——《我是小药童》,良好的课堂互动、热烈的课堂氛围,展现了大外饮食文化家长进校园课程的喜人成果。

对于小孩子来说,最能吸引他们的莫过于美食了,如何让“食育”融入课堂教学?王颖老师为大家带来的饮食文化教师展示课——《山药糕》。

课堂中充分展示了中华医药文化和饮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孩子们在“食育”中兴致盎然、收获满满。

研讨会接近尾声,惠州市食品行业协会陈喜红副会长和香港创新科技及文教协会副会长陈旭东女士分别对今天的活动进行了点评,她们一致认可劳动教育和饮食文化的结合,认为这既有利于学生的个人发展和全面素质提升,也对社区和社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她们表示,通过持续推进这样的项目,可以为建设健康、可持续发展社会做出有力贡献。

此次饮食文化研讨会的成功举办,让我们掌握了丰富的中医药养生知识,对中华传统文化有了更加深入的认知,同时也为各方深化合作、共同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契机。

我们会持续推进饮食文化课程项目的实践,将更多的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学校教育,为学生们提供更广阔的视野和更丰富的学习资源。让我们共同努力,让饮食文化在校园中蓬勃发展,绽放出更加绚丽多彩的光芒!

活动花絮

茶歇时间,嘉宾们参观我校“农作物种植基地”,学生亲手种植的各种蔬菜长势喜人,令人雀跃。随后移步音乐厅外的会展处,嘉宾们一起欣赏我校开展“药食同源”课程的学生成果。丰富多元、制作精美的各种展品吸引着嘉宾们的目光,大家纷纷驻足观看、品尝,赞叹不已。

-END-

1
查看完整版本: 药食同源生命健康劳动育人2023年第四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