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海鸥
又见海鸥。星海有那么多的人全聚在海边,有那么多肥胖的海鸥也全聚在海边。看到这么多火腿肠面包都飞向这些小胖子们,就越发自得于从我们这些法外狂徒张四五六七的手里飞向他们的那些点燃的炮——每个有六响。和平年代更要苦难教育,知道么。
海鸥语翻译如下:
长辈海鸥:吾辈当年并没有这样衣食无忧的快活日子。
年青海鸥:您当年也并没有这样对国家保护动物肆意妄为的大龄顽童。
长辈海鸥:吾辈可是过来人!过来人!
年青海鸥:您过来的地方并不是我们将要过去的。
长辈海鸥:噫!现如今的小子们耳朵皮越发嫩了,回嘴回得这样勤。
旁观的人就哈哈哈地笑起来。
又及,今日听闻邻座三位女士高声畅谈近日读书:“生而为人、死咪骂散”(发音如此,我也想用些更文雅的字眼)全然是生在福中不知福。一时间在我脑子里产生了众多感想。一是,据说三岁一个代沟,我想我和这三个诸葛亮之间的十个代沟也不尽然是时间的锅,而是时间性的偏见。想起罗老师说得好,行千里路是为了走出地域性偏见,读万卷书是为了破除时间性偏见。那么请问,诸葛亮们都读了些什么,才能在这里夸夸夸夸其谈呢?二是,千万不能陷入标榜自己的陷阱。年纪越长越是好笑。这里又想起王朔写:摇滚女青年和文艺女青年一样,都把爱好当成性格了。他说得太随意而又绝对,所以不是什么真理。不过要自勉。
说回海鸥,这玩意和猫一样,太司空见惯以至于用“海洋的精灵”什么什么的东西来形容他们实在造作不堪。既然要说万物平等,又由着心情区别对待这些小动物们,好看的就宝贝,赖看的就避之而不及。啧啧,这不太好吧。
摄于东港——东港王思聪的小弟们
看一辈子海也看不够吧,哪怕天天都要走跨海大桥。很想来一句:晚来拂面渤海风。然而面前的好像是*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