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贼鸥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世界湿地日共同守护我们的ldquo
TUhjnbcbe - 2022/5/28 12:41:00

今天,是农历大年初二,喜庆洋洋阖家团圆的日子。

今天,也是51年前18个国家代表签署《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的日子。

今天,更是“地球之肾”的节日——世界湿地日!

●世界湿地日

世界

02.02

湿地日

▲湿地与鸟类早已密不可分。(蔡欣然/摄)

想一起来听听湿地和它候鸟伙伴的故事吗?

“咚”,雷维蟠的额头重重磕在倚靠的岩石上,一阵眼冒金星。

空中一只棕色的大鸟不断向其发起俯冲,雷维蟠只能选择低头躲闪,一个低头过猛砸在了石头上,差点成为了给鸟类安放红外相机而把自己砸晕的第一人。

这天是年1月9日,是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师雷维蟠博士来到南极长城站的第23天。

作为中国第35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员之一,雷维蟠在长城站开展了近两个月的野外研究。

▲中国在南极的第一个科学考察站——长城站。(雷维蟠/摄)

有“空中强盗”之称的贼鸥

这种棕色的大鸟就是贼鸥。

从名字上就可以知道这是一类不太寻常的鸟,“贼”字体现了偷食其他鸟类食物的习性。

在年上映的电影《南极之恋》中,“配合出演”的南极动物就有贼鸥。

▲深色型南极贼鸥。(雷维蟠/摄)

在南极半岛有两种贼鸥,棕贼鸥和南极贼鸥,有企鹅的地方必有贼鸥出没,然而在人类心中,二者的地位却是天壤之别。

作为南极海鸟的“公敌”,贼鸥的“罪状”可不小,有“空中强盗”之称,属于非猛禽类“猎手”。企鹅最恨的恐怕就是贼鸥了,这个天敌和海豹的凶残不同,贼鸥很“贼”,偷吃企鹅蛋不说,还经常叼食小企鹅,尤其是棕贼鸥。

有一次雷维蟠与德国团队一块观测企鹅的时候,发现一只小企鹅被棕贼鸥按在地上,起初小企鹅想要挣扎逃脱,但贼鸥拼命地煽动翅膀将其按住,啄它的头部。多次反复挣扎之后,小企鹅体力逐渐不支,然后贼鸥就开始捕食这只小企鹅。

“当时很有冲动想去解救这只企鹅,但理性告诉我,这是南极的自然法则,人类最好还是作为旁观者就好。”

▲正被棕贼鸥袭击的雷维蟠。(裴*令/摄)

▲棕贼鸥的幼鸟。(雷维蟠/摄)

▲这巢棕贼鸥是雷维蟠考察发现的第一巢贼鸥,就在长城站背后的小山坡上。最后这巢的两只幼鸟都没能活到出飞,有一只可能死于疾病或低温,另一只很可能是被其他贼鸥捕食。(雷维蟠/摄)

▲当雷维蟠检查结束往下撤离的时候,这只棕贼鸥就一直跟在后面,直到雷维蟠快到山脚了,它再飞回,跟它的同伴炫耀地大声鸣叫。(雷维蟠/摄)

然而,对于南极的生态系统,人类早已不是旁观者了。两百多年来,随着人类对南极的探险、捕猎、科研以及越来越多的旅游,不可避免得影响甚至威胁到了当地的生态系统。

仅至年间,南极就有万头鲸鱼被捕杀;而几乎捕杀殆尽的南极毛皮海狮,自20世纪初停止捕猎以来,虽然数量有很大的回升,但威胁并没有彻底消除。

▲南极毛皮海狮,曾一度被捕杀殆尽。(雷维蟠/摄)

另一方面,随着全球变暖,南极的冰川也在急剧退缩。雷维蟠和两个队友曾一直走到一个冰盖的边缘,发现所在的位置在年同期的卫星图上还是厚厚的冰川,十年间冰盖已经后退了将近2km。

“虽然南极在万里之遥,许多人可能永远也不会涉足,但它的变化又与每个个体的行为息息相关。”雷维蟠感慨道。

一场空中大迁徙

目前已知的贼鸥有7种,都会进行迁徙。棕贼鸥繁殖于南极半岛,以及大西洋、印度洋和太平洋的亚南极岛屿等,就在南半球越冬;而南极贼鸥练就了很强的飞行能力,其繁殖于南极洲沿海(包括南极半岛),尤其是罗斯海地区,越冬北至阿拉斯加、格陵兰、印度洋和北大西洋(北半球的夏季),迁徙距离相当远。

▲浅色型南极贼鸥。(雷维蟠/摄)

南极贼鸥的越冬是从南往北飞,让雷维蟠想起了自己长期研究的另一种鸟——反嘴鹬。

“反嘴鹬,从它的名字就能看出,细长像镰刀一样弯曲上翘的喙就是它最大的特点。别看嘴巴上翘,却是反嘴鹬觅食的‘利器’。”一提到反嘴鹬,雷维蟠兴奋地侃侃而谈。

“每年的9月-11月,繁殖结束的反嘴鹬开始陆续向南迁飞,开始秋季迁徙。”

▲孵卵中的反嘴鹬。(雷维蟠/摄)

不止是南极贼鸥和反嘴鹬,每到全球约有40%种类的鸟类,每到秋冬季节,都会离开自己的繁殖地,飞向更为温暖的越冬地,直到第二年春天来临才会再次返回,进行繁殖,年年如此,岁岁轮回。

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候鸟。

迁徙途中必不可少的“加油站”

每年从中国经过的候鸟数以千万计,不单要利用广阔的空域,还必须到合适的地方停歇。

全球九大迁徙路线中,其中有4条过境中国,即东亚-澳大利西亚迁徙线、西亚-东非迁徙线、西太平洋迁徙线和中亚迁徙线。每条路线都串连着一个个湿地,这些湿地是候鸟们迁徙途中必不可少的“加油站”。

▲南堡湿地的日落。(雷维蟠/摄)

处于东亚-澳大利西亚迁徙路径上的河北滦南南堡湿地,就是其中之一,因其拥有丰富的滩涂湿地资源,每年都有红腹滨鹬在内的数十万只候鸟在这里卸下疲惫、大快朵颐,补偿旅途的劳顿,补充体力准备着下一次飞翔。

▲南堡盐池中的红脚鹬雏鸟。(雷维蟠/摄)

然而,在我们眼里诗情画意的候鸟迁徙,却是地球上最悲壮的一场马拉松。

除了被天敌捕食、恶劣天气、人类捕杀等原因,围湖造田、围海造田以及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自然湿地面积正在不断减少。

我国在—年和—年进行了两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前后对比显示,十年间,被围垦和基建威胁的湿地面积由1,km2增加到12,km2,增幅接近10倍!

这对于我国种水鸟中,那些依赖于滨海湿地的种类的生存、繁衍、越冬无疑造成了严重影响。

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滨海湿地保护严格管控围填海的通知》,要求完善围填海总量管控,取消围填海地方年度计划指标,除国家重大战略项目外,全面停止新增围填海项目审批。此后,大规模的围填海基本被遏制。

▲渤海湾滩涂的围垦填海。(吴渊/摄)

一起守护“湿”与远方

湿地不仅仅为候鸟提供落脚的驿站,也是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被称为“地球之肾”。

▲现在超90%的白鹤在鄱阳湖越冬。(雷小勇/摄)

据联合国环境署年的权威研究数据表明,一公顷湿地生态系统每年创造的价值高达1.4万美元,是热带雨林的7倍,是农田生态系统的倍。

▲水鸟:这就是我们的梦中家园?吴志贵

今天,是第26个“世界湿地日”,以“为人类和自然的湿地行动”为主题,强调全社会为湿地采取行动的紧迫性,并展示湿地对实现气候、生物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性。

▲世界湿地日官方海报。

近年来,随着生态保护意识的提升,人们对于湿地有了更多的

1
查看完整版本: 世界湿地日共同守护我们的ldquo